我不想成为“小糖人”!
糖尿病前期会发展成糖尿病吗?
糖尿病前期有三种发展。
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这一部分糖尿病高危人群可以再次成为健康人群
维持现有状态
发展到糖尿病阶段(最糟的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如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不进行相关的干预,20年以后,其中超过90%的人将发展成为糖尿病。
生活方式干预可逆转糖尿病前期
走出糖尿病前期,我们有什么好办法?
早在1986年,我国领头的全球首个糖尿病预防研究——大庆研究,就已经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缓或预防糖耐量受损人群患2型糖尿病。
大庆研究30年随访结果发现,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能使糖耐量受损人群30年间糖尿病发病率降低49%,心血管事件(心梗、脑梗、心衰)发病率下降26%,心血管死亡率减少33%,全因死亡率降低26%,微血管病变(失明、肾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减少35%(图1)[4]。
图1.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糖耐量受损人群的心脑血管事件和微血管病变的风险
(图片来源: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大庆研究告诉我们,“防”胜于“治”,预防糖尿病的首要措施就是生活方式干预。
低碳饮食降低血糖水平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可以包括饮食干预和运功干预。
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JAMA Network Open)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低碳饮食可以帮助那些有糖尿病风险的人或未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5]。
研究主要作者,杜兰大学Kirsten Dorans表示,低碳饮食通常被推荐给已经接受糖尿病治疗的人群,但几乎没有研究探讨,少吃碳水化合物是否会影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
于是在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间,他们招募年龄在40~70岁之间,未经治疗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糖水平的标志物)在6.0%~6.9%受试者(糖尿病前期人群)。最后研究纳入150名患者。
将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是低碳饮食,另一组是常规饮食。六个月后发现,与常规饮食组相比,低碳饮食组的HbA1c下降幅度多0.23%(P < .001),空腹血糖和体重降低幅度也更大。
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这项研究结果尤其重要。因为糖尿病前期患者患2型糖尿病、心脏病或卒中的风险增加,但由于糖尿病前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正处于糖尿病前期,也不服用降低血糖水平的药物,所以健康饮食才更加重要。
Kirsten Dorans称,研究显示低碳饮食能够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水平,但还不能证明低碳饮食可以预防糖尿病。未来可以开展更多研究,探索低碳饮食是否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饮食干预方法[6]。
以下是报告来源,由水母健康团队编译。本文内容仅用于健康知识的学习与交流,不代表水母健康持有该观点。
[1]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n. Brussels,Belgium: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21.
[2]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 China, 2013-2018. JAMA. 2021 Dec 28;326(24):2498-2506. DOI: 10.1001/jama.2021.22208.
[3]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组.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J].药品评价,2019,16(7):3-12,16.DOI:10.3969/j.issn.1672-2809.2019.07.001.
[4]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30-year results of the Da Qing Diabetes Prevention Outcome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Jun;7(6):452-461. DOI: 10.1016/S2213-8587(19)30093-2.
[5]Kirsten S. Dorans, Lydia A. Bazzano, et al. Effects of a Low-Carbohydrate Dietary Intervention on Hemoglobin A1c. JAMA Network Open, 2022; 5 (10): e2238645
[6]Tulane University. (2022, October 26). At risk for diabetes? Cut the carbs, says new study.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4, 2022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10/221026114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