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最受关注的新冠话题带来的启示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宣布了两件事。
一、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卫健委还发布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明确指出,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对于如何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有哪些要求,《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倡导个人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个人防护,按照要求分级分类就诊。
《总体方案》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大家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及时完成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
疫情严重时,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AHA 2022年新冠热点话题 这些改变都说明,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面对新的转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美国心脏协会(AHA)近日发布了5个2022年最受关注的有关新冠的话题,或许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解答一些疑问: 一、心血管风险增加 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1年后,即使是轻症新冠,也会出现潜在的心脏或脑部损伤。2022年2月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一项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1年后心血管病风险依旧较高,其中包括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等。这项研究包括15万例美国新冠患者,与560多万未感染者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新冠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了63%,差不多导致每1000人增加了约45例心血管病患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轻症新冠患者,心血管病风险也会增加。 美国伊利诺伊州梅伍德市洛约拉医学院José Biller指出,就新冠病毒的远期影响来看,可能会影响不同器官,如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进而出现不同症状,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或导致行为问题。至于有多少人会受到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有研究显示约10%~20%的人将因新冠而出现中期或远期的健康问题。 美国洛杉矶雪松西奈医疗中心史密特心脏研究所Siddharth Singh指出,每个人都要留意心血管健康,确保自己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发现自己有胸痛、气短或心悸,请不要忽视这些症状。此外,从新冠感染中完全恢复可能需要2~6周时间,如果机体与精神症状持续超过4~6周,应该做检查。新冠后还可能会出现与心脏问题相关的睡眠障碍,所以如果存在睡眠问题,最好去看专科医生。 Biller指出,接种疫苗可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预防还是关键。 2、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少见,但青少年与年轻男性患心肌炎风险最高。 3、感染新冠所致的心肌炎风险要高于接种疫苗。 4、未接种疫苗者,感染新冠病毒近1年后,血栓风险仍升高。 5、再次感染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有研究显示,与首次感染者相比,再次感染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预防再感染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并加强。此外就是戴好口罩。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表示,任何检测阳性者都应该至少在家呆5天,并与其他人隔离。 无论如何,三年来和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冠疫情”成为历史。接下来要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加油!
1.AHA News' most-read COVID-19 stories of 202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